袁世凯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国会,最反感的也是这个党、那个党,所以听到又是搞什么联合,胃口都没了,将剩下几片鲜参推到旁边,问道:“这些事你们看着办就行了,只是这次杨秋为何如此低调不出门?以杏诚看他是不是闻到了什么味道?二庵那边可有他军队调动的新消息来?”
杨士琦已经知晓了赵秉钧的事情,他对此事是赞成的,暗杀虽然名气臭了点可却能一了百了,到最后大不了推几个替罪羊就行,所以也没惊讶。说道:“大总统以为杨秋会猜不到咱们要对付他吗?可惜此人白长了副好皮囊,报纸上还天天宣传他湖北大战时日夜都在前线和将士们同吃同眠,依我看全都是吹出来的,智庵这回恐怕是找不到好机会了。”
见他恼怒,袁世凯呵呵一笑:“那些记者的话还能信?他们没说母猪上树已经是很好了。”
今天他的心情是真好,换做前几天知道暗杀杨秋会流产恐怕早就着急上火了,可今天却像个没事人一样,这种大变化显然是因为日本的事情已经基本定了。杨士琦是参与此事的人之一,也知道等过了这段就要正式找个由头开打,所以也把部分心思放在了军事上,介绍道:“二庵那边还没发现什么大动静,就是武胜关方向最近巡逻密了很多,连火车通过都要停车盘查,我估摸着应该是怕杨秋出事,我们这边突然出手进行的提前准备。广西算是太平了,云南还打着,四川和湖南除了几个新部队外也没见大动静。”
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情,拍拍额头:“瞧我这记性。二庵来电报说,最近信阳天上多了很多洋人那种飞机,几乎每天都要来三四架,他觉得应该是杨秋的人在查看我们的部署。”
袁世凯虽然对党派政治一窍不通,但对新军事装备却很敏感,为此他也引进了几架飞机,所以对杨秋忽然装备了这么多飞机提高了警觉,问道:“可查到杨秋买了多少飞机?”
杨士琦说道:“去年从美国买了15架,还是他那位新夫人的关系走致公堂的路子。上回有消息说他从德国买了批发动机,还把冯如等几个人揽去重庆建厂,说要自己造飞机。是不是造出来还没消息,但从二庵的话来看应该是造出几架了,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还天天飞来飞去。”
“这个杨秋,要是愿意跟随老夫该多好。”听说杨秋找人自己造飞机,连袁世凯都叹了口气,说道:“看他在西南所作所为,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,哎!可惜。”
杨士琦对这句话也深有同感,他虽然没去过西南,但北洋大部分情报都要走他手上过,所以很能清晰了解那边的变化,说道:“是啊。汉阳厂的规模比之前大了数倍余、探子回报那边每日已经可得百五十条新枪、大炮每月十数门之多,弹药更是不计其数。
重庆那个新厂建造速度也很快,要是没意外迟明年底就能全部投产,上海那边他和美国人合营的船厂规模也很大,听说已经能造万吨的火轮!最早的三省多了很多民办小厂,说雨后春笋都不为过,他和美国搞得特区里吸引了很多洋商,光上月就有四五家厂开建。大冶更是气象兴盛,大公子回来都说夸比开滦大了十倍有余!铁路、煤矿这些也是进度很快,而且到现在每天都还有一两艘送洋机器和设备的船过去。”
“此人才华横溢、心思缜密,却也是心腹大患,既不能为大总统您所用那也该他倒霉,不过他这样耗尽财力搞工商也是好事,一来折损元气,二来等大军一到,也省得我们再费力气了。”
“呵呵,也只有杏城你看到了这点。”袁世凯夸一声后,双眉挤到了一起说道:“此人这套东西还是有可取之处,你想办法找些人来研究研究,我们现在就一个大沽制造局,机器虽添置了不少,但那边毕竟是洋人地界,所以此次等日本款子和军械到了后我准备在巩县也搞个大厂,让萨镇冰来管此事,顺便把大沽也搬过去学他那般搞大点,日本还是不可信的,咱们总要防一手才行。”
杨士琦点点头刚要说话,扭头见到王揖唐弯着腰,满脸奴才相带两个日本特使沿通道一路走来,心底冷哼声:“也不见他对大总统这么客气过,倒把日本人当成了主子!这些日本人觊觎满蒙实在可恶,等平定了南面休养几年定要好好收拾他们。”
这幕景象也让袁世凯表情也不自然的变了变,咬咬牙根恢复常态后才说道:“这些日本人就知道趁人之危,甲午年时算了,不说了,过了这关老夫也总要收拾收拾旧账。”
两人的话语中,日本特使鞠躬坐了下来,一声汽笛后火车缓缓向天津驶去。
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