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朝堂太震惊了,到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,等着进一步证实这件事。
所以赵义发给林天和娇娥的喜讯竟比邸报这些来的还要快。
朝堂上,刘询正哭笑不得,他的赵子房果然是个能干的,只动了几招,便将匈奴弄得内乱了。
一众臣子在争论,这消息的可靠性,如果这个消息可靠了,又该怎么表彰赵兴。
赵兴此番作为,真是不好评价。
若是论功勋,自然赵兴的所作所为大于五路大军的效果,本来要鏖战半年或者一年的战事,如今有了迅速结束的可能。
更何况,赵兴制造了将匈奴四分五裂的可能。
这一直是刘询所期望的,他的曾祖父孝武皇帝发了几次大军去征讨匈奴,都只是重创匈奴各部。
匈奴人只要赶着马和牛羊逃到沙漠的腹地之中,大汉便拿他们无可奈何。
找着了草地和水,他们就能在一两年内缓过劲来,卷土重来。
而千里奔袭对于大汉来说,耗费甚巨,难以长期承担。
赵兴竟然借着这形势,将匈奴弄得内乱,不仅大汉不用花费什么,还间接地解了西羌之乱的困局。
可从职掌上来说,赵兴当时离开长安城去西域,明面上的职掌便是开展互市。他作为使者,掀开了匈奴的内战,有些不务正业了。
以张延寿为代表的臣子认为,若是以后的使臣都不去干正事,反而管了别人的事,职掌混乱,此风不可长,若是表彰了赵兴,岂不是等于表彰了这种作风,日后的臣子们都会乱来。
所以,不但不应该表彰,还应当派人前去训诫一番。
以戴长乐、赵广汉等人为代表的臣子认为,这是不世的功勋,赵兴完成了互市最具有实质性的涵义,那便是让西域诸国联合起来,削弱匈奴,让大汉的边陲得到安宁,如今赵兴提前做到了。
立下这样的功勋是大汉的栋梁,绝对不能寒了栋梁的心。
刘询颇有些厌烦,这两派人马一个亲赵一个反赵,争论不休,真是让人头疼。
拍了拍案几,刘询大声道:“眼下情况未明,等到最终的战报来了再论。”
因此,邸报并未将这事发出去。
赵义虽然作为丞相长史代替重病的魏相参加朝会,却因要避嫌,不能替儿子说话,所以在信简上,将张家骂了个狗血淋头,又为儿子立下的功勋骄傲不已,最后在信的末尾写道:“娇娥吾儿,你母亲经常念叨你,广哥有几次想姐姐都哭了,赵霸已经能够满地跑了,调皮的很。为父也很想念你和天哥,吾儿要谨记在家时的庭训,做好天哥的贤妇。”
娇娥听了嘟着嘴道:“父亲就是不放心我,一点都不相信人。”
“为夫立即给岳丈大人回信,夫人可真是贤明呢,一定要写写绣学一事,让岳丈好好夸夸你,”林天连忙保证。
娇娥又眼泪汪汪,“我也想母亲和广哥了,霸哥可能都忘记我了。”
林天全身心地哄着娇娥,早把自己的那点子担心丢到爪哇国里去了,那里还记得什么张敞,什么张延寿。
他们都没有哄娇娥开心重要。
可惜,丑媳妇总要见公婆,不管林天是重视也罢,轻视也罢,最终都还是要和这位上官相见。
五日后,林简便按郡里发的文书的要求,和其他县令一起赶到了扶风郡的郡府,参见上官。
这个新太守来了没有多久,就已经到处都是他的传闻了。
扶风郡的老百姓们都喜欢尹翁归,尹太守的重拳,让扶风郡短短的时日内,风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但是扶风郡的豪族世家,盗贼们就不喜欢尹太守了,如今换了个新郡守,扶风郡会朝那边走,各方势力都睁大着眼睛瞧着。
但是关于张敞的情况传来的并不多,张敞出生世家,从低层官吏做起,因积劳攀升,后又被刘询派去守了海昏候刘贺几年,并没有什么能够大书特书的事。
若是非要找出来一些,那么便是张敞平易近人,惧内了。
张敞到了扶风郡,就经常和妻子儿女们穿着常服在街道上行走,还会和街道两旁眼熟的商贩打招呼。
这一点让百姓们对他抱有了极大的期望,这是一个亲民的郡守,想来应当也不算坏。
豪族们打算继续观望着,毕竟有些郡守很擅长博取名声,擅长伪装,对于这样的人,应当多看看他以后实际上是怎么做的。
张敞还有一点被人津津乐道的是,非常听夫人的话,夫妻二人及其恩爱,据说张太守经常亲自为夫人描眉。
众人都觉得这位上官颇好香艳。
林天听了这样的消息,却对张敞有了几分好感,待到郡守召见县令门时,这份好感又加强了。
张敞考量到众县令一路跋山涉水来郡府,给他们准备了糕点和茶水果腹。
尹郡守是节俭的,这样的事情都会预先通知他们自带干粮,郡府只管茶水。
而张敞却能设身处地的顾虑到这些小事,林天不免对这位郡守又添了几分好感。
☆、第171章 发作
林天想,也许自己将张太守想的太坏了。
众县令都聚在大厅中,等着郡守召唤,几个一堆地说着闲话,有些谁也不搭理闭目养神。
林天想搭话没人理,闲坐着无聊,便侧耳听旁人说些什么,他很想融入县令们的小圈子,但却备受冷落。
大汉的县令大多是积劳上来的,许多人连续在一个县里留任,年纪都比较大,而林天还是个童官,俗话说嘴上没毛,办事不牢,谁会有心情和一个未及冠的小郎君说话呢,更别提还要同朝为官有别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