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治标,不如治本(2 / 2)

大唐盗帅 盗帅二代 1713 字 14天前

满朝文武只是知道弘福寺的和尚奢靡之事,对于后来发生的破案经历并不知情。杜荷也顺势一并说了,将纳言通歼、杀人的事情以及破案经过告诉所有人。

魏征、褚遂良等一干刚直的儒家重臣,闻之更是义愤填膺。

这一回就算是李世民、房玄龄、杜如晦等人也来了真火。

魏征再一次强调他的灭佛政策,言辞凿凿。

萧瑀那一伙人已经无话可说,不是他们嘴皮子不够犀利,而是纳言的混蛋透顶,毁去了一切出路,让他们无言以对。尤其是萧瑀,更是羞愧的想找一个地洞钻下去,躲起来。他可没有忘记,纳言当初是他请到长安来的,有如今的这个地位也与他的信任,器重密切相关。这亲自为大唐造就了一个银僧,一个祸害,他哪里还有颜面辩驳。

“小杜爱卿亲历此事,你有什么意见?”李世民作为一个合格皇帝,自然知道不能随意的下决定,集众人之所见,才是最正确的选择。

“臣有不同的看法……”杜荷仰首沉声道:“我认为魏相的意见建议有些不符实际,佛家灭不掉……也不可能灭掉。”

今曰之事,因为杜荷而起。

满朝文武都以为杜荷会偏向于魏征,采取灭佛的态度,却想不到他会说出与杜如晦差不多的话来。

“这是为何?”李世民有些不悦,作为一个唯我独尊的皇帝,他还真的不信自己灭不了一个外来教派。

“其实在揭发纳言之前,臣遇到一个真和尚,他叫弘忍,是一个真正有着高深佛法的和尚……他的一言一行,让人敬佩。”杜荷沉声道:“陛下可知为什么秦始皇灭不了诸子百家吗?焚书坑儒,始皇燕京已经将事情做绝了,但却始终不能限制文化的发展、流传。因为在始皇帝焚书坑儒的同时,世上有着无数敢于抗命不畏生死的斗士,他们将书藏起来,将知识记在脑海里,交给后人,流传后世。面对这一群人,便是始皇帝再如何厉害,他也灭不了知识,灭不了文化。佛家也是一样,诚然纳言可恨之极,但只要有弘忍这样的真高僧的存在,佛家就不可能灭亡。历史上也有过多次的灭佛事件,可是无一例外,都失败了。并不是当权者手段不够严厉,实在是因为有一些人真正值得敬佩,值得他人效仿。陛下确实能够捣毁佛像寺庙,回收所有寺庙田地,甚至强迫僧人还俗,但无法改变弘忍这类人的向佛之心,他们的存在会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。因此法律能够让佛家陷入低谷,但无法将他们灭绝。”

魏征这一回没有据理力争,而是在思考,他阅历丰富,也知道史上确实发生过两起灭佛事件。北魏太武帝灭佛、北周武帝灭佛,两位皇帝当时都采用了相当严厉的手段,但无一例外,佛家最终与小草一般,春风吹又生,无法断绝。

“不过……”杜荷话音一改,满脸的严峻道:“毫无疑问的是,对于佛家,我朝并没有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。造成今曰的情况,臣心底并不奇怪,甚至可以说是在预料之中。说句难听点的,今曰是事件,完全都是给不合理的制度宠出来的。”

李世民面上有些挂不住了,杜荷这话直指大唐的制度不好,不到位,难看得道:“此话怎讲?”

杜荷淡淡一笑,反问道:“那臣问一句,对于寺庙,朝廷可有明显的管制?税收又如何来算?”

“这……”李世民说不出来,自古都是这样,历代皇帝对于虚无缥缈的神佛都抱有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的态度,几乎没有一个朝代是制度,从神佛的手上拿钱的。

杜荷道:“正是因为这种放任自由的宽松管制,才导致了和尚的奢靡[***]。有道是‘饱暖生银欲,饥寒起盗心’,和尚不用纳税,手头上有着无数百姓的香油钱花不掉。这奢靡之气,自然跟着产生。陛下……今曰的事件,并非错在佛家,而是纳言这类的假和尚,是他们打着佛家的幌子,来蒙骗世人。臣以为,我们要做的不是灭佛,而是要灭掉那一群假和尚,伪和尚。”

李世民有些不岔,但也得不承认杜荷言之有理。

魏征目光灼灼的望着杜荷道:“那以小杜大人的意见,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……”

杜荷在来的路上,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,见魏征询问,笑吟吟的说道:“魏大人岂不闻夏禹治水,堵不如疏?治标,还不如治本……”

(未完待续)